威多利奥·耶玛努耶雷广场(Piazza Vittorio Emanuele)是罗马的多文化中心,漫步此处时,你便能体会到这一点。商店橱窗用孟加拉语和意大利语来展示产品,如果有人给你一份传单,你肯定可以看到土库曼语或波斯语。你可以在这里阅读一份中文报纸,报纸就在这附近印刷并广泛发行;如果你想品尝有异国风情的食物,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美食佳肴。这个历史悠久的社区按照Equites而命名为Esquilino,名称意为古罗马两个贵族阶层中较低的骑士阶级,社区在七十年代就已经成为移民者的主要聚居地,因为其地理位置靠近Termini火车站。自从九十年代以来,由于不同社区成为社会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出现了繁荣的居住景象;这也带来了充满异国风情的食品市场,其原址位于广场的花园,现在设在室内。2012年,在该地区130,000名的居民中,超过45,000名来自其他国家。
其中人数最多的社区居民主要来自孟加拉国、罗马尼亚、中国和菲律宾。这里还有来自厄立特里亚、索马里和阿富汗的大量移民。因此,在附近的广场,也就是以意大利语之父——但丁的名字而命名的但丁广场(Piazza Dante)上,很容易看到各种新式用语,这里也矗立着一家邮局。这里已经成为“新意大利”充满活力的所在。这里也经常出现意大利语不够纯熟的障碍。“为了超越语言的障碍,我们经常做的不仅仅是帮助他们支付邮政账单。”Ralph V. D. Abe(30岁)笑着说。Abe是邮局的员工,他来自菲律宾。“有时,我们中的一个人需要给他/她的同胞在办理居留许可方面的建议,通常会分享我们自己的经验。”事实上,Ralph不是这间营业所中唯一一个来自外国的员工。“在帮助当地华人处理邮政账单或其他业务时,特别是与那些不太会意大利语的人接触时,对话经常会切换到日常生活的需要。”Abe的中国同事吴丹(31岁)肯定了这一点。
出生在罗马的邮局副总经理Silvia Curia(33岁)说到:“外国同事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正如我们在邮局中的工作,与不同的文化打交道,不仅能够促进融合,还鼓励我们开放思想。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不太会说意大利语或者根本不会说意大利语的客户可以与柜台后面的工作人员使用自己的语言来交流。这也非常关键,因为每种文化都有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特定的情况。”来自菲律宾的Irenea Lascano(39岁)解释说:“在很多情况下,这是一个信任的问题。比如,有一位来自菲律宾的女性总来这里,因为她在这里可以用她的母语与我们交谈。有一次,我们的谈话内容是关于Poste Italiane向外国人提供的保险单,她突然告诉我,另一个邮局的工作人员向她提供类似的保险单,但是她没弄明白。因为语言的问题,并且她不想显得太过冒昧,就没有要求工作人员进一步解释。她却在我们这里签署了保险单,不仅如此,当地菲律宾社区的成员十分需要此类保险单。”吴丹说:“华人社区偏好Postepay和MoneyGram等服务。对那些不能熟练使用意大利语的人来说,主要困难之一是如何填写表格,我们需要一直对此提供帮助。”这里没有官僚般的冷漠。“的确如此,”Ralph笑着说,“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话,我想那就是‘舒适’。”“我会用‘多彩’来形容。”Irenea说。“还有‘活力’。”吴丹加以补充。